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之际,10月25日上午,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开展仪式和《众志成城——吉林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抗美援朝档案选编》新书发布仪式在集安市盛大举行。省委副书记、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海英出席仪式,与省直相关部门、通化市及通化师范学院负责同志一道,共同回望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吉林省构建“三地三摇篮”展陈体系的关键举措,此次展览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核心主旨,紧扣吉林抗美援朝后援地的鲜明历史定位,通过3大展区、14个单元的精心布局,用500余张泛黄的历史图片、20余项详实的数据图表以及260余件(套)承载记忆的珍贵文物,全景式还原了那段众志成城的支前岁月。从梅辑铁路上昼夜不息的物资运输,到通化城乡变身战地医院的全民动员;从集安渡口42万志愿军将士出征的壮阔场景,到吉林儿女28000余人参军、53000余人赴朝参战的热血壮举,展览生动诠释了吉林作为后援地在物资支援、人员输送、后方保障等方面的硬核担当,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可感可触、直抵人心。

同步亮相的《众志成城——吉林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抗美援朝档案选编》丛书,更是一部凝聚全省档案力量的史料力作。该书汇集了全省20家综合档案馆珍藏的644件原始档案资料,包括战时文书、支前记录、英雄事迹手稿等,以权威史实为吉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后援贡献提供了坚实佐证,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打开了珍贵窗口。仪式现场,省档案馆、长春出版社向集安市郑重赠送该丛书,让红色史料在“后援热土”上落地生根。

为更好地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活动特别聘任梁晓源、刘安滨等8位抗美援朝志愿军后代及嘉宾代表为展览顾问,让英雄故事的讲述更具温度与感染力。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文化和旅游厅等省直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对75年前那段伟大战争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传承,将激励全省人民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

据悉,本次展览将长期面向公众开放,成为集历史教育、精神传承、文化展示于一体的重要阵地,让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抗美援朝精神在白山松水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实习记者 刘昕悦 文/图/摄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