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日报讯 (李超隽琳报道)年初以来,通化县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政务等六大环境,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建设再优化、再提升、再突破。
坚持稳中求进,巩固第一方阵地位。持续依托“三级书记”抓营商环境和县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机制,对标先进,瞄准短板弱项,研究制定《2022年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方案》,抓细抓实各项工作举措。围绕县域优势产业,县领导带头深入通化裕丰元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通化宜升源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与企业共同谋划未来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为企业解决用地、用工等8个难题。开展营商环境及涉企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工作,强化营商环境评价迎评工作准备,指导督促牵头部门研究理解指标体系内容、强化部门与部门的协同联动、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提升举措并抓好推进落实,巩固我省第一方阵地位。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建立2022年“放管服”改革台账,动态调整政府权责、政务服务事项、中介服务事项等清单。推进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及“互联网+监管”工作,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和相互配合,形成审批部门协同联动、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助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精准放权,落实好城乡基层治理简政放权工作组各项工作任务,完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基础配套设施及窗口设置,逐步推进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点)延伸,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不断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政务大厅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政务大厅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工作。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动全县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在吉林政务服务网办理;推进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及“互联网+监管”工作,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和相互配合,形成审批部门协同联动、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助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助企纾困活动。
来源:通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