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得其志 虽死犹生 要闻-通化站 姜春起 237319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化站 > 要闻

得其志 虽死犹生

——追忆全国公安一级英模、革命烈士赵天昱

2017-04-05 09:23 | 来源: 通化日报

  苍天有泪,山河同悲。2月14日,辉南县委、县政府召开追悼大会,社会各界群众近万人,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革命烈士、辉南县石道河派出所副所长赵天昱。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刘国中,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夏崇源,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金振吉敬献花圈,副省长、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胡家福,副省长金育辉参加追悼会并慰问赵天昱同志家属。

  赵天昱1974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古楼子乡,1996年参加工作,20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2月10日,他与犯罪嫌疑人殊死搏斗身中21刀,壮烈牺牲。42岁的年轮戛然而止,化作苍穹中闪亮的一颗星。

  赵天昱牺牲后,巴音朝鲁批示:“要妥善做好牺牲干警抚恤善后和伤者救治工作,慰问安抚家属。同时,依法严惩凶手,加强社会治安治理。”夏崇源批示:“谨向天昱同志的牺牲表示深切哀悼,请转达对其家人的亲切慰问并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赵天昱的壮举,深刻诠释了人民警察忠诚于党、英勇顽强、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用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公仆本色和庄严承诺。

  赵天昱的选择,无愧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无愧于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

  追悼会结束后,胡家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战斗单元,一个派出所民警的好坏,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赵天昱同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认可,他用鲜血和生命再次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一个道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

  又是一年清明时,万千思念涌心头。3月31日,记者随着国家和省市媒体采访团,来到赵天昱生前所在的石道河派出所。

  走进这座群山环抱下的3层小楼,赵天昱的办公室在2层靠里的一间:日历定格在2月10日,笔记本和各种药盒整齐排列,靠墙衣架上挂着的警服,格外显眼。

  走近赵天昱,烈士生前的点点滴滴浮现在我们眼前……

  铁骨铮铮:你是惩恶扬善的英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赵天昱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绽放了人生中最璀璨的光芒。

  都说人生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溯流而上。在英雄的人生轨迹中,总有闪光的踪迹可寻。

  从警21年来,赵天昱共破获刑事案件200余件,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60余人,抓获逃犯17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2次。

  在赵天昱的身上,上一次留下的伤痕尚未痊愈。2016年12月6日晚,有群众举报称,在石道河林业站附近有一伙人盗窃林木。得到消息后,赵天昱立即带领民警赶到事发现场。

  在现场调查时,他们遭遇到10余名犯罪嫌疑人的围攻和暴力抗法。为了保护战友,赵天昱用身体抵挡住犯罪嫌疑人的拳打脚踢。战友们安然无恙,而赵天昱的头部、面部却被打伤。住院期间,辉南县公安局相关领导反复叮嘱他要好好休息,可赵天昱却在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偷偷跑回工作岗位上。

  赵天昱常说:“当一名警察,就是选择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无怨无悔的担当。”共事多年的战友,耳畔总回荡着他常说的一句话:“我先冲进去,我先上。”2001年4月,辉南县境内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王某持刀将人杀死后逃往外地。辉南县公安局迅速成立了攻坚专案组,赵天昱作为骨干人选加入。

  经过缜密侦查,专案组确定王某落脚在湖南省长沙市,赵天昱主动请缨前往长沙抓捕犯罪嫌疑人。长沙的天气异常潮湿,赵天昱一行三人都不太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赵天昱患上严重的胃肠感冒,被发烧、腹泻折磨着。战友们劝他休息,他却说:“咱们三个,分工不同,缺一不可,不要考虑我,我一定行。”

  赵天昱一次也没有休息,一次也没有退缩。三人在小区蹲守到第7天时,终于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的行踪。抓捕前,赵天昱再三叮嘱战友:“我第一个冲进去,你们跟着我,我一定能控制住嫌疑人。不管我是否负伤,你们一定要对他进一步控制,坚决不能让他再跑掉。"

  说话间,赵天昱率先冲进屋,却发现屋内有十多个人,一旦对方反应激烈,局面将很难控制。犯罪嫌疑人王某见有生人闯进,面目狰狞,起身反抗。赵天昱一边大喊“警察,别动”,一边迅速将王某扑倒。战友们紧跟上前将王某制服、上铐。其他人见状都躲到了一边,王某被顺利带离。

  “从我认识赵天昱的时候起,他就一直都是这样:每一次抓捕,他都冲在最前面;每一次立功受奖,他都躲在最后面。他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和荣誉留给战友。”石道河派出所民警杨行眼含热泪地说。

  出租车司机刘兰军一直想对赵天昱说说感激话,却再也没有了倾听对象。今年1月30日,正月初三傍晚,刘师傅在辉南镇出车载客遇到了劫匪,车被抢走。接警后,在派出所值班的赵天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到不知所措的、由于寒冷和害怕而浑身颤抖的刘师傅,赵天昱先把他让上警车,再细心地递上一瓶水,平复他紧张的情绪。

  随后,赵天昱边驾车追赶,边简要询问案件发生经过、车型车号、嫌疑人体貌特征等情况,通知相关卡口布控,对可疑车辆进行堵截。由于时间太仓促,拦截没能成功。赵天昱没有放弃,又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工作,发现劫匪开车往长春方向逃跑。

  此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空中飘起雪花,部分路段光滑如镜。赵天昱没有丝毫犹豫,他打电话调动增援警力,紧紧咬着逃跑车辆追赶。追到四平市伊通县营城子镇附近时,犯罪嫌疑人慌乱中将车开进了沟里,弃车逃跑。赵天昱派人将刘师傅送回家,自己则带人继续追捕。

  第二天一大早,刘师傅还没睡醒,就接到了赵天昱打来的电话,告诉他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车取回后,我本来想着当面好好谢谢赵所长,谁知却传来他牺牲的噩耗。他是人民的好警察,我会永远记住他。”

  铁肩担当:你是救人危难的英雄赵天昱追悼会举行的当天,得知消息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送行队伍绵延了将近两公里。感恩于他的村民、打过交道的乡邻、素不相识的群众……他们因为敬重、因为钦佩,都来送烈士最后一程。

  在赵天昱的人生日记里,“群众无小事”是不变的主旨。2015年4月,辖区居民郑某因报考驾照与培训机构负责人韩某发生纠纷,起因是韩某没有及时通知郑某去考试,郑某要求退还报名费

  并多次找到韩某理论,韩某拒不退款。后期,郑某频繁找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赵天昱得知这一情况后,一方面反复做郑某思想工作,让他放宽心态,不要钻牛角尖,郑重承诺一定帮他要回报名费;另一方面多次找到韩某,和他讲道理、讲后果,算经济账、成本账,终于使韩某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过错,全额返还了郑某近3000元的报名费。当赵天昱把要回的报名费交到郑某手里时,郑某泪流满面。2016年底,玉米价格下滑,农民卖粮难。二岔村村民丁连才家的玉米卖不出去,家里又急着用钱,全家人一筹莫展。赵天昱知道后,主动上门,通过个人关系联系买家,解决了丁家的燃眉之急。

  石道河村90岁高龄的独居抗日老战士刘太有,多年来有养狗的习惯,每天与爱犬朝夕相伴。2014年,老人的爱犬走失,赵天昱在这个村包片,就多方帮助寻找,还动员村民提供线索,及时帮老人找回了爱犬。2016年,刘太有的爱犬被车撞死,赵天昱看到老人很伤心,就自掏腰包给老人买了一只相同品种的狗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人的难过情绪。

  望着微信照片中身盖党旗静静躺着的那个人,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王楠(化名)怎么都不敢相信,那就是她曾经熟悉的性格开朗、身强体健、走路生风的赵叔。赵天昱对于王楠来说,是她永世不忘的恩人,更胜似她的亲人。

  王楠的父亲年轻时因为工伤导致高位截瘫,年幼的王楠与重病在床的父亲一直借住在农村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低矮房屋里相依为命。依靠社会上好心人的资助,王楠艰难进行着自己的学业,转眼快要中考了,她的内心非常矛盾,既想读高中、考大学,又想陪伴在父亲身边照顾他。2010年5月,王楠被辉南县六中选为体育特长生保送高中,她的初中班主任领着一个穿警服的警官找到她,说这是赵警官,要帮助你解决遇到的困难,继续把书念好。赵警官嘱咐她安心学习,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第二天,赵警官来到王楠家中,见到了王楠和她的父亲,对他们说困难是暂时的,大家一起努力。

  赵天昱为王楠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在他的争取下,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拿出一套楼房,无偿让王楠父女长期居住,父女俩告别了低矮的陋室,住进了县城里宽敞的楼房。更为重要的是,王楠每天放学都可以回家照顾父亲。在赵天昱的奔忙下,有关部门为父女俩解决了城镇户口,让他们享受到低保政策。搬入新家那天,父女俩

  喜极而泣。那一刻,他们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王楠的父亲躺在床上,久久地握着赵天昱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不停地说着谢谢。

  赵天昱牺牲后,家人整理他的电脑,发现他竟然深藏着一个“秘密”。丹东市宽甸县第一中学是赵天昱的母校,2016年,为了帮助品学兼优但家庭生活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宽甸县一中开设了“衣恋阳光班”,号召爱心团体和人士通过众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帮助。赵天昱在家乡同学微信群里得知此事,特意赶回去详细了解捐助方法,并和学校取得联系,结成帮扶对子。

  赵天昱嘱咐校长自己只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不要告诉受资助的孩子,以免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从此,赵天昱每月默默地把600元资助费打进银行账号,这件事,他甚至连妻子都没有告诉。

  真心对待群众,诚心服务群众,爱心温暖群众,赵天昱建筑在心底的“暖心工程”,让更多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铁汉柔情:你是平凡奉献的英雄当前,公安民警"5+2" “白+黑”已成工作常态。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能安全幸福地生活,赵天昱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此生挚爱的公安事业中。

  谁不爱家庭,谁不爱家人,赵天昱把这份爱深埋心间。他深知,选择了警察这一职业,就意味着在万家团圆的时刻必须选择坚守,必须为了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1997年,赵天昱终于当上了警察。入警仪式一结束,他就穿着崭新的警服回到老家,在父亲坟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向父亲的在天之灵保证,一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赵天昱工作太忙了。每逢节假日,赵天昱都要在单位值班加班,甚至外出抓捕数日不归,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妻子洪梅支撑着。

  洪梅第一次怀孕的时候,赵天昱经常在外面办案子,根本顾不上家。有一天,她在路上遭遇抢劫,受到惊吓导致孩子流产。洪梅被送到医院后,最渴望的就是丈夫能陪在身边,而接到通知的赵天昱却因为正在办案子,赶不过去。赵天昱回来后守在洪梅床前,铁铮铮的汉子当着妻子的面孩子似地痛哭。在那一瞬间,洪梅深深感受到丈夫的深情和愧疚,所有的委屈和埋怨都化作了晶莹的泪滴落在床头。

  “尽管天昱没时间陪伴我们,但我们都知道他时刻想念着家人,挂念着我们这个家。”洪梅说。

  女儿赵梓菡从小就以警察爸爸为荣,赵天昱的警号牢牢地记在她的脑海中。2016年,赵梓菡考上大学,赵天昱因工作繁忙,未能送女儿去江西入学。就在赵天昱牺牲的前几天,女儿要他正月十五陪着一起看花灯,赵天昱笑着满口答应,可是那笑容却永远定格在女儿的记忆中。

  父亲的离去让18岁的赵梓菡再次成长。她紧紧抱着爸爸的相片,如同他们从未分离。为了完成爸爸未了的心愿,从小视爸爸为英雄的赵梓菡决心重新参加高考,考取警察院校。

  人世间最大的悲恸莫过于阴阳两隔。赵天昱74岁的母亲是一名老劳模。老人家从小就为赵天昱树立了人生标尺:“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赵天昱当上警察后,赵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对得起你身上穿的警服”。

  今年春节,为了和儿子一家过个团圆年,老人特意从辽宁赶到辉南。但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赵天昱一直在单位,无法陪伴老人。老人就盼着正月十五给儿子包顿三鲜馅的饺子,一家人吃上一顿像样的团圆饭。然而,老人却在正月十四的晚上等来了儿子牺牲的噩耗。2月14日早上,赵天昱出殡的时候,老母亲拍打着他的灵柩,喊着:“天昱,你睁开眼,再跟妈说说话啊……”当天上午,老人因悲痛过度,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每到夜晚,我脑海里浮现的全是母亲和弟弟的音容笑貌,梦里见到的是弟弟小时候,母亲领着他在房前屋后玩耍的画面。”在3月31日座谈会上,赵天昱的姐姐赵毅失声痛哭。

  ……多少个日日夜夜,你枕戈待旦、忘我付出,用信念和坚韧默默守护着祖国的安全、社会的安宁;

  多少个凶险关头,你毫不畏惧、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托起了社会的正义天平,保障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而今,你将身躯融入了自己深爱的大地,在我们心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忠魂永驻,丰碑永恒。英灵回眸应笑慰,身后自有擎旗人。我们坚信,烈士的事迹将被永远传颂,烈士的精神将被永远传承。

  赵天昱烈士,请你安息!千千万万的人民警察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坚决听党指挥,始终秉承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对公安事业的忠诚,奋勇前行!

  得其志,虽死犹生。

  (据《吉林日报》)

  吉林日报记者王子阳通讯员赵英伟

责任编辑: 姜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