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纪,我们听你的,不吵了!”通化县金斗村村民韩纲慧拍着胸脯对网格员纪跃林说。入夏后,庄稼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也是土地纠纷的高发期。纪跃林作为“金牌调解员”,每天到田间地头转转早已形成习惯。
到地头坐坐,跟邻居聊聊村里最近发生的事情;来街上转转,与村干部一起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去广场走走,面对面向老人孩子说说法律知识……如今,在通化县,到处可见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身影,群众对综治中心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据了解,通化县不断将先进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深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党的领导下,将“一站式”服务体系纳入社会治理整体布局,将1个县级综治中心、18个乡级综治中心、160个村级综治中心、266个城乡网格联通联动,实现“一张网格托底、一个中心调度、一套体系保障”,受到辖区群众的普遍赞扬。
“只有群众参与,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位!”通化县将以网格员、志愿者、机关干部、热心群众等群体为主的基层服务队伍与各级综治中心紧密结合,满足居民的差异化需求,及时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增强需求与服务之间的精准性,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年初,文化社区网格员发现部分居民对国内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议论纷纷、忧心忡忡。县综治中心对辖区风险问题进行全面研判,及时召开座谈会,制发提示函,建议公安、教育等部门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实现群众关注问题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警”转变。
“街面常巡逻,入户常走访,最大限度提升隐患排查效率,有效防范风险事件发生。”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曲振山介绍说。社会矛盾摸排化解工作开展以来,各级综治中心联合党委政府、村(社区)干部力量,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苗头排查,同步开展法治宣传、政策宣讲。工作人员认真分析矛盾纠纷易发领域,因事因情调整排查工作重点,科学规划排查范围,将校园周边、重点场所纳入强化排查范围,做到“常巡、常访、常查”,促进矛盾纠纷妥善化解、依法化解。
截至目前,全县综治中心共化解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土地宅基地等纠纷500余件,占全县化解数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吕东斌
通讯员 丁博文
图片来源于通化县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