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要闻-通化站 张杰蔷 269223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我市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要闻-通化站 张杰蔷 269223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化站 > 要闻

我市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2018-07-19 14:42 | 来源: 通化日报

  通化日报讯 (记者张国威)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创新性地启动了一项项“非遗”保护计划,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非遗”保护网络,由领导、专家、群众文化工作者组成的“非遗”普查工作队伍常年深入民间,抢救濒危“非遗”项目。通过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普查“非遗”项目150余项,摸清了全市“非遗”项目的区域分布、历史价值和保护状况,掌握了一批“非遗”项目线索,及时记录,形成抢救保护方案,帮助传承人做好保护和申报工作,并科学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自2010年以来,连续公布了三批,共6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我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非遗”名录体系初步形成。编写了《长白山遗韵——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收录了全市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56个“非遗”项目,并对外发行。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通化师范学院成立了“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并投资20万元建成满族民间美术展览馆,使一批具有百年历史的珍贵文化遗存得到了有效地抢救和保护。目前,我市“非遗”项目涵盖满族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传统医药、岁时节令等10个门类、120个项目。其中,列入国家级名录5项、省级名录38项,长白山满族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倪友芝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关宝树、刘建民、丛永莉等34人入选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国江、刘祖林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殊荣。
  我市一方面为濒危“非遗”项目“雪中送碳”,协调落实传习场馆,添置设施设备,播撒传承火种;另一方面为更多“非遗”项目“广开门路”,积极推动“非遗”项目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企业,大力提升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认同感和参与意识。先后举办四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近600多人次集中受训。通化师范学院自2000年起开设满族民间美术公选课,让满族剪纸、满族枕头顶刺绣等濒危“非遗”项目传承技艺走进课堂,现已有3000余名学生完成学习。在以大泉源酒业有限公司、通化市工艺美术厂为龙头的文化企业引领下,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集安新开河人参有限公司、通化通天酒业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加大对企业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培育品牌。几年来,先后开发生产了泉源御酒、通化松花砚、通化红梅葡萄酒、集安边条参、通化县关东菜、辉南县辉发剪纸等50余个知名文化产品,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松花砚、满族剪纸、满族枕头顶刺绣、山核桃拼贴等项目在上海世博会、东北亚博览会、深圳世博会等大型盛会中倍受青睐,以其独特的魅力充分彰显了关东文化的厚重底蕴。集安艺发刻纸技艺先后应邀参加韩国首尔佛教博物馆、韩国碑林园博物馆举办的艺发刻纸技艺个人展,现已成为集安市民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集安市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
  同时,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建立通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并在每年“文化遗产日”期间集中宣传“非遗”知识,推介“非遗”项目,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度明显提高。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吉林省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通化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在市科技文化中心启动,期间举办的“文润吉林相约通化”文艺展演、“艺苑奇葩民族瑰宝”满族剪纸精品展、“跨界融合创意发展”长白山文化遗产论坛等10项活动,拉近了文化遗产与人们生活的距离,宣传氛围空前浓厚。为进一步扩大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影响度,我市还完善了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展览馆,600多件珍贵作品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亮相,精湛技艺令人赞不绝口。
  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松花砚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后,我市于2008年成功申报了“中国松花砚之乡”,现已举办三届“松花砚(石)文化节”。如今,松花砚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我市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
编辑: 张杰蔷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