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祥和的夜晚,万家灯火闪烁,焰火不时划破苍穹,人们纷纷欢聚一堂,共度元宵佳节。这天,辉南县公安局石道河镇派出所43岁的副所长赵天昱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留在单位值班,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是夜,他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身中21刀,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关于赵天昱同志英勇牺牲的事迹,已为媒体所广泛报道,在此不须赘言。然而,逝者已矣,生者若何?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位少年时代就在十里八村以“铁子”闻名的英雄,与许多英雄人物一样,其崇高精神绝非瞬间诞生,而是在平凡的岁月中逐步形成,惟其如此,方能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他是党培养的优秀儿女,无愧于人民警察的称号。让我们回过头来,一道走进英雄的人生历程,去阅读他的精神世界。
巍巍虎山长城,滔滔鸭绿江水,记录着他儿时的梦想
1974年,赵天昱出生于辽宁省宽甸县古楼子乡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乡供销社职员,他们是那一代共产党人的标本,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这里座落着雄伟的明代虎山长城,鸭绿江水经此奔流而过,历史上,这里演绎过无数保家卫国的英雄史诗,赵天昱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
赵天昱的乳名叫“铁子”,是祖父为他取的,希望他身体像钢铁一般强壮。从小学时代开始,赵天昱就以体育成绩闻名。他的姐姐赵毅满怀骄傲地说,弟弟是学校里的体育健将,擅长短跑,他在宽甸创造的百米纪录至今未被超越。当初班里一个同学突发阑尾炎,天昱仗着自己身体素质好,二话不说,背起同学就往医院跑,把同学送到医院后,还返回家中取钱帮助同学垫付了医药费。
学生时代,赵天昱一直担任班长。他的小学同学于丽娜回忆说,那时农村条件艰苦,冬天学生要自己生炉子取暖。赵天昱家离学校近,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为同学们生好炉子,同学们来到班级时,教室里总是暖烘烘的。家远的同学钢笔中的墨水在上学途中冻成了冰,他就蹲在炉子旁挨个儿帮他们把墨水烤化。班主任林国华说,那时班级的钥匙从未在教师办公室放过,一直揣在赵天昱的口袋里。在这个班级里,赵天昱的年龄最小,但威信却最高,全班同学都听这个小班长的话。赵天昱牺牲后,他的37名小学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赶赴辉南参加追悼会,足以说明他在同学中有怎样的威望。
从宽甸一中毕业后,赵天昱考入沈阳体育学院。在鸭绿江畔长大的赵天昱,儿时就有当一名人民警察的梦想。1996年,他从沈阳体育学院毕业后报考了辉南县公安局。这时,父亲已患喉癌两年,刚做完第二次手术,父母心里都希望儿子能留在自己身边。姐姐赵毅说:“你到吉林,远离家乡,干那个警察工作多危险呐,当一名人民教师不也很好嘛?”赵天昱回答说:“越在危险的地方工作说明你的力量越强大,为国家为社会作的贡献越大。”面对儿子的选择,父母一夜未眠,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母亲对天昱说,既然选择了警察职业,就要对党忠诚,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要对得起身上穿的这身警服。父亲自知余日无多,但仍教导儿子:“你一定要好好工作,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尤其是你刚踏入工作岗位,要谦虚,要多学习。”1997年6月18日,在赵天昱入警两个月后,父亲溘然长逝。三年之后,父亲的骨灰正式下葬时,赵天昱身着警服在父亲墓前立下誓言,一定遵循父亲生前的教诲,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忠诚于党,服务人民,他的心中满怀对人民的热爱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警察的形象常常是不近人情、态度生硬的,那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警察这个职业,更不了解这个群体中蕴涵着怎样的温情。在赵天昱身上,那种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感情未必百转柔肠,但却满怀阳刚与大爱。正如赵天昱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人民警察只有和群众融合在一起才更有生命力。”赵天昱正是用他生命中的每一点每一滴,汇聚成了对人民群众深情厚谊的涓涓细流,沉浸到他工作和生活过的每一寸土地。
在赵天昱生前工作的石道河镇派出所,民警杨行回忆说,辖区二岔村村民丁某已经60多岁了,儿子因故意杀人被捕,儿媳留下两个孩子后弃家出走,丁某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和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十分艰难。2014年,赵天昱了解到丁某的情况后,隔三差五地到丁某家里去看看,问问家里缺啥少啥,有时赶上下雪天就帮着扫雪,还联系政府帮丁某办了低保,为他的孙女减免了校车费用。但这些事情他从来没和别人讲过,杨行知道这件事情是因为有一年春节,赵天昱自己买了米面等年货到丁某家里走访,东西太多,装满了自己汽车的后备箱,一个人实在拿不动,才喊上杨行一起去的。
在赵天昱眼中,关乎群众利益的事情就没有小事。石道河镇派出所的同志都记得。2015年4月,辖区居民郑某因报考驾照与培训机构负责人韩某发生纠纷。在开始驾照考试时,负责人韩某既没通知郑某去考试,又不给他退款。郑某为争口气,多次与韩某发生口角,并多次到各级政府部门上访。赵天昱得知这一情况后,一方面反复做郑某思想工作,让他放宽心态,凡事不要钻牛角尖,并保证帮他要回报名费;另一方面多次找到培训机构负责人韩某,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几经周折,韩某最终被赵天昱认真的工作态度所打动,主动返还了郑某的报名费。一年多的辛酸要钱路,使郑某感觉身心疲惫,他以为这钱再也要不回来了,等赵天昱通知他来领回自己的报名费时,心情激动的郑某竟老泪纵横地跪在了赵天昱的面前。
辽宁省宽甸县第一中学是赵天昱的母校。参加工作后,赵天昱多次回到学校看望母校的老师。2016年,为了帮助品学兼优但家庭生活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宽甸县一中开设了“衣恋阳光班”,许多爱心人士、爱心团体、爱心协会通过众筹的形式帮助贫困学生。赵天昱通过家乡同学的微信得知此事以后,特意赶回去详细了解了捐助方法,并和学校取得联系,结成了帮扶对子。他还特意嘱咐校长,不要告诉受资助的孩子,以免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从此,赵天昱每个月都默默地把孩子的资助费600元打进银行账号,这件事他甚至连妻子洪梅都没有透露。直到他牺牲后,家人才在他的电脑里发现他和学校结成帮扶对子的照片。
赵天昱真心对待群众,用诚心服务群众,用爱心温暖群众,用无私奉献让更多人的梦想照进现实。对群众来说,赵天昱是一个勇敢无畏的英雄,是一个心怀大爱的赤子,也是一个情深义重的朋友,他的人生平凡而不平淡,他用一份赤子之心体现了一名优秀人民警察的公仆本色。
不计得失,忠于职守,他用行动诠释了英雄本色
赵天昱从警21年,累计破获案件超过200件,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战友们说,赵天昱身体素质好、反应快、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每当遇到任务最艰巨、责任最重大的案件时,他都是首要骨干人选。在破获这些案件的过程中,他不仅体现出了娴熟高超的业务能力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还有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2001年4月,辉南县境内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王某持刀将人杀死后逃往外地,该案社会影响较大、群众反响强烈,县公安局迅速成立案件攻坚专案组,经过缜密侦查,专案组确定犯罪嫌疑人王某落脚在湖南省长沙市。得知此消息后,赵天昱主动请求到长沙抓捕嫌疑人,局领导确定赵天昱同志和其他两名同志组成抓捕小组,前往长沙抓捕嫌疑人王某。一周后,他们发现了王某的行踪,随即联系当地警方实施抓捕。行动前,他再三叮嘱战友:“我第一个冲进去,你们跟着我,我一定能控制住嫌疑人,不管我是否负伤,你们一定要对他进一步控制,确保大家的安全。”说完,他第一个冲进了屋内,战友随后跟进,但没想到的是,屋内有10多个人,警方只有5个人,嫌疑人王某见有生人闯进,立即起身反抗,经验丰富的赵天昱不顾危险,大喊:“警察,别动!”并迅速将嫌疑人扑倒,在战友的帮助下将王某制服上铐,其他人见状无一反抗,全部抱头靠在墙角。就这样,他们顺利将犯罪嫌疑人带回局里。后经审讯,王某对故意杀人案供认不讳,此案成功告破。
在同志们的记忆中,赵天昱干工作从不讲价钱,毫不在意个人得失。2010年底,时任朝阳镇派出所民警的赵天昱在侦破一起恶性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线索并主动请战。那时,连续几天下着大雪,铁路运输已经中断,所里只有警车,为保证抓捕行动顺利实施,赵天昱提议开自己的私家车前往一名犯罪嫌疑人藏身之处进行抓捕。不料,在路过一处弯道时,车辆侧翻到路边的农田里,保险杠、后视镜等处损坏,所幸人员没有受伤。赵天昱从车里爬出来,立即徒步进村抓捕,不料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已于几个小时前离开藏身之处。事后,赵天昱找来吊车,把自己的私家车拖出来,自己承担了修车费用,没找单位报销一分钱。翌年一月,他调往庆阳镇派出所工作,虽然没能亲手办完这起案件,但在他所做的前期工作基础上,战友们连续破获了那个犯罪团伙制造的三起案件,弥补了他的遗憾。
严中有爱,战友情深,工作中体现一个派出所副所长的担当
辉南县公安局石道河镇派出所民警杨行是赵天昱的老部下,2012年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在石道河镇派出所工作,报到时,是时任副所长的赵天昱到县公安局把他接回所里的。在去所里报到的路上,赵天昱郑重地告诫他:“当警察首先要遵纪守法,要经得住诱惑,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初到派出所,杨行对赵天昱的第一印象就是铁面无私。赵天昱一贯坚持“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这一准则,民警内务整理得不好就必须重整、询问笔录取得不行就必须重取、走访工作走得不细就必须重走、上级要的信息摸得不清就必须重摸,对于工作马虎不认真的同志,这位副所长从不留面子。每次见到赵天昱,他心里都不觉升起一股害怕的感觉。
然而,时间一长,杨行发现,在赵天昱严肃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柔情似水的心。杨行家在外地,在石道河镇人地两生,倍感孤单,赵天昱经常和他谈心,悉心教他业务本领,带着他挨家挨户走访,熟悉片区环境,还几次三番托人给他介绍女朋友。慢慢地,杨行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熟悉了环境,适应了生活,掌握了业务,还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并在赵天昱的见证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每次回想起这些,心里总是觉得暖暖的。”杨行回忆说,赵天昱生前常讲:“当一名警察,就是选择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无怨无悔的担当。”每一次遇到危险,赵天昱总是冲在最前头。2016年12月6日晚,有群众举报,在石道河林业站附近有一伙人正在盗窃。得到消息后,赵天昱立即带领民警赶到事发现场。在现场调查过程中,10余名违法嫌疑人暴力抗法。为保护战友,赵天昱用身体挡住嫌疑人的拳打脚踢。战友们安然无事,可赵天昱的头部、面部却被人打伤。住院期间,县公安局领导反复叮嘱他要好好休息,可他却在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偷偷跑回工作岗位。回想往事,杨行说:“从我认识他的时候起,他就一直都是这样。每一次抓捕,他都冲在最前面;每一回立功受赏,他都躲在最后面。他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和荣誉留给战友!”
在杨行的记忆中,他们共事的五年时间里,赵天昱每年都有300天以上的时间在所里度过,他没有回家吃过一次年夜饭,他的最后一个春节也是在值班岗位上度过的。说起和赵天昱在一起的生活,杨行和战友们都有说不完的话。他说:“作为赵所的兵,我一定要传承他恪尽职守、视死如归的精神,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人民警察!”大概,这就是战友们对他最好的纪念吧。
大爱无疆,小家难忘,辉煌战绩的背后,是赵天昱对家人的深爱
“我们这些当警察的,平时工作特别辛苦,所以我知道公安家属特别不容易,干我们这行的,家里根本就指望不上咱们什么。有时,自己一想起这些就觉得愧对妻子、愧对老人、愧对子女,但是职责所在,自己也没有办法!”这是辉南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王涛发出的由衷感慨,回忆起和赵天昱在一起工作的日子,他说:“洪梅和天昱是大学同学,她平时特别支持我们工作,这些年,没有她的默默支持,天昱同志也不会把工作干得那么出色,她也是一位可钦可敬的妻子。”
赵天昱的姐姐赵毅回忆起弟弟和弟媳相爱的往事说,赵天昱在结婚前曾对父母说:“没有比洪梅更好的妻子。”在洪梅看来,也没有比赵天昱更好的丈夫。赵天昱与妻子洪梅在大学就读期间相识并相恋,1997年春,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多年,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因为工作关系,赵天昱在家的时间比较少,洪梅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其中的种种辛苦,洪梅很少和别人说起,她只记得丈夫每次回家都不闲着,做家务、带孩子,他是那样体贴自己。
王涛说,1999年深秋,正是全国打拐行动的高峰时期,赵天昱那时在辉南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石道河中队工作,女儿还不到两周岁。一天,中队要去延吉抓捕涉嫌拐卖妇女的犯罪嫌疑人。临出发时,战友们发现他的女儿正在发高烧,将近39度。中队长王海峰劝他说:“孩子发烧有病,你就别去了,我们几个去吧。你在家帮着师妹照顾照顾孩子,不行就抱孩子上医院去看看吧。”其他几位同志也劝他别去了,留在家里把孩子照顾好,但他坚决地说:“这次抓的人太多了,你们4个去我不太放心。”这时,洪梅站出来说:“你们快让他去吧,不然你们走了他自己在家也不安心,孩子这边还有我呢。”就这样,赵天昱和战友们一同出发,一周后,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得到了应有制裁。而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洪梅记忆中就太多太多了。
父亲去世后,赵天昱的母亲独自在宽甸老家生活,每年春节,赵天昱都把母亲接来过年,但却不曾陪老人在家吃过年夜饭。母亲心疼儿子,每年除夕都会往所里送亲手包的饺子。今年春节,赵妈妈又从老家赶来陪儿子过年,战友们说:“所长,今年你回家待两天吧,所里
有我们几个照应着,肯定没事!”赵天昱对杨行说:“岩生父亲病了,你又刚结婚,你们都得回家。”说完后,便硬把杨行和民警程岩生赶回家。就这样,赵天昱在值班岗位上度过了自己最后一个春节假期。
舍生取义,旗帜高扬,英雄的壮举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赵天昱牺牲后,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夏崇源,吉林省副省长、公安厅长胡家福等领导同志专门作出批示,对赵天昱同志牺牲表示深切哀悼,要求依法严惩凶手,并妥善做好抚恤善后和家属慰问工作。2月12日,吉林省公安厅向公安部为其申报一级英模。2月13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赵天昱同志为革命烈士。2月14日,通化市、辉南县为他组织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刘国中,公安部政治部主任夏崇源,吉林省政法委书记金振吉,副省长、公安厅长胡家福等领导同志敬献了花圈。副省长、公安厅长胡家福,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省公安厅,通化市和辉南县公安干警和社会各界群众近万人参加了追悼大会。在此期间,公安部,省公安厅,省林业厅,通化市委、市政府,通化市公安局和辉南县委、县政府分别为家属送去慰问金。通化市公安局和辉南县委、县政府相继作出开展向烈士学习活动的决定。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赵天昱毫不退缩、舍生取义,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烈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英雄的旗帜将永远高扬!英雄的名字,无愧于时代的标杆,无愧于青年的楷模,是公安战线的杰出代表,也是人民的骄傲和自豪!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正是他人生的光辉写照。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他的壮举激励下,后来人必将继承遗志,沿着烈士的足迹奋勇前行。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吧!
记者 宋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