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市旅游接待创历史新高,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分别同比增长24.2%和25%。我市将旅游业作为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进步的一个重要引擎,依托“酒香万家、药济天下,山川秀美、史耀中华”的独特资源禀赋,全面完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强化大旅游意识,营造大发展氛围,形成大产业格局,加快推进旅游强市战略,全力打造吉林生态、文化旅游第二极和东北亚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建成生态旅游大市、文化旅游强市、滑雪旅游名市和边境旅游城市。
科学布局旅游空间结构。我市以大手笔打造旅游强市,着力构建“一体两翼一带”空间布局。“一体”:以鹤大公路走向为轴,在通化市区、通化县区域内,以云霞洞、通化“五馆”、靖宇陵园、葡萄酒博物馆、关东文化产品交易市场、振国养生谷和现代医药文化旅游为重点,着力建设东北地区旅游集散地和医药健康、养生保健、休闲度假基地。“南翼”:主要为集安市区域,以五女峰森林公园和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为载体,着力建设以生态、文化及跨境旅游为牵引的边境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北翼”:主要为辉南县和柳河县区域,着力建设以龙湾火山口湖群为龙头,以辉发古城、罗通山为支撑,以盛京围场、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为连接的火山地貌、森林湿地景观和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一带”:为鸭绿江河谷国际旅游带,以鸭绿江河谷为轴线,以集安云峰湖景区为节点,沿江溯源而上,直达长白县十五道沟景区,北联长白山南坡景区;沿鸭绿江顺流而下,穿越鸭绿江“太极湾”,到达丹东港出海游;着力发展探险游、自驾游、跨境游,做优做响国际精品旅游带。
推动旅游产业壮大升级。放宽旅游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旅游企业,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到2020年,全市旅行社(分社、网点)总量预计达到100家;A级以上景区总量达到40家;星级以上酒店总量达到40家;组建旅游产业发展集团公司2至3家。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在高速公路、城市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旅游发展需要,完善加油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将通往旅游区的标志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范围,完善指引、旅游符号等标志设置。到2017年,完成3A级以上景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A级以上旅游景区与高速公路、通化机场连接线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建设完善景区停车场,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部建成生态停车场。规划建设高中低档次宾馆酒店,形成以星级宾馆为主体、主题酒店为特色、城市民宿为基础、山庄客栈为补充的游客接待体系。
实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重点以大清国宝松花御砚为龙头,以中国松花砚之乡为品牌,开发松花砚(石)旅游商品;以通化葡萄酒为龙头,以中国葡萄酒之乡为品牌,开发酒文化元素旅游商品;以新开河人参为龙头,以中国人参之乡为品牌,开发人参文化元素旅游商品;以各类山珍特色资源为元素,开发“通化优品”、“集安味道”系列旅游商品;以长白山满族剪纸为龙头,以各类民间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品牌,开发多元文化旅游商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物流配送体系,重点扶持10家旅游商品旗舰店、5家省级旅游商品“诚信单位”购物店,打造通化旅游商品国际知名品牌。